2012年11月24日下午,《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徐迅雷先生受邀在西溪校区教学主楼426会议室为传媒学院特稿中心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积累与储备——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工作”的讲座。
2001年开始集中精力写作,已刊发杂文时评、随笔书评逾千篇,同时又是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徐迅雷围绕着他在《都市快报》的工作经历以及日常阅读中的体会,从标题、阅历与经历、书刊报网和终极提升四个角度展开论述,向同学们分享日常的积累与储备的心得,这些点滴体会都为他的新闻工作带去了新的感悟和启示。
讲座一开始,徐迅雷并没有依照讲稿逐字逐句地宣读,而是拿出一叠厚厚的报纸,就上面的各种标题向同学们发问,《中缅边境燃战火,殃及中国工程》这个标题有何不妥,《奥巴马走人》违背的是怎样的新闻价值,《央视今下午3时直播全国政协开幕》犯了什么常识性的错误?在这一问一答中,同学们很直观地了解到知识储备不足的缺陷。接着,徐迅雷就热点新闻中一些争议性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只有基于全面的事实和理性的分析,才能不盲从不轻信,得出正确的结论。
徐迅雷在讲座过程中一直贯穿着这样一个观点:无论是从事新闻工作还是其他任何职业,都不能吃老本,不学习无进步,只有不断地学习,建立自己的知识储备库,跟着新闻做评论,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千变万化的社会。他坦言,自己每天坚持10个小时的积累与思考,以支撑2个小时的写作,这样,文章才能体现思考的厚度和深度。
在讲座的过程中,徐迅雷还常常穿插一些微博小段子来活跃气氛,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群众无穷的智慧,以及民众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刻认知。
喜欢读书,爱好读书的徐迅雷不仅身体力行,还向同学们推荐了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彼得•海斯勒《寻路中国》、《江城》、《甲骨文》三部曲、《炎黄春秋》等一系列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讲座结束后,还有许多同学积极与徐迅雷进行了交流,就自己在学习中的疑惑和日常生活里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展开了讨论,虽然讲座进行了3个小时,但是许多同学都意犹未尽。这样的经验交流会不仅是一种思维的碰撞与观念的分享,更让我们体会到终身学习、积累储备的益处,一切功夫均在诗外。
(传媒特稿中心 朱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