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中午11点,西溪校区教学主楼426教室座无虚席。这是新学期注册报到的第一天,但很多学院老师与学生相聚426教室,慕名聆听著名传播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迈克尔·舒德森的讲座——“美国新闻业的危机:好消息与坏消息”。
卡其色风衣、深蓝色西装,著作等身的舒德森教授风度儒雅,一副细框眼镜则透露出学者独有的认真严谨。“当我05年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转任哥大教授时,哥大新闻学院院长更多考虑的还是如何强化新闻学院的人文博雅教育,新闻学院仍遵循传统的培养模式,数字化媒介还未受到重视。然而短短几个月之后,整个美国新闻业发生巨变,数字化媒介议题成为潮流,并迅速影响到新闻学院的授课模式……”
毫不夸张地说,舒德森教授是美国新闻业十年变革的观察者与记录者。他指出,美国新闻业的危机,其原因并非技术,而是缘于独特的政媒关系和经济模式。与欧洲媒体不同,美国媒体对广告的依赖性更强。此外,美国不具有发达的公共广播电视系统,也不接受来自政府的直接资助,这一切都导致美国新闻业面临着独特的危机。
报纸乃至新闻业的危机是否会危及到公共与政治知识的传播?舒德森教授认为,问题的答案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对美国新闻业而言,目前已经不存在完全的印刷媒介,短短十五年的时间内,所有的报纸都发展出线上和线下的版本。尽管付费墙的设立和在线订阅并不能弥补报业整体的收入缩水,它们至少可以补偿印刷版销售的萎缩。此外,尽管很多人认为读者或受众越来越青睐短平快的新闻或信息,但另一方面,美国民众对篇幅较长的新闻作品仍然抱持兴趣。比如说,在过去几年里,美国驻伊拉克或阿富汗的记者已经撰写并出版了十数本关于其职业经历和战地观察的著作,可见美国民众对类似主题非常感兴趣。再者,报纸的衰落导致的公共知识传递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因为,在过去五十年间,美国民众更多依靠电视——而不是报纸——来获取有关公共事务的新闻,当然,很多时候电视媒体的议程是被报纸设定的。最后,报纸是否消失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我们回望历史,就会发现美国新闻记者引以为傲的伟大新闻传统,其实并不能追溯到美国建国之初,而只能追溯到1960年代,正是越战、水门事件和政治文化的变迁,促成了这一传统。
论及新闻业的当下与未来,舒德森教授风趣地引用了一句俗语,每一片乌云都有银色的衬边(黑暗中总有一线光明),或者说“每一个银色的衬边,都带着一片乌云”。舒德森教授接着提出了十个关键词,其中前四个代表着新闻业的“乌云”,后六个则是新闻业的“银边”。第一个关键词是“金鱼”,在网络时代,面临各种各样的监督和批评,新闻从业者常常觉得自己就像是“缸里的金鱼”,他们的报道不仅经由编辑把关,还时刻受到网民们的监督。第二个关键词是“点击率”。依据经典的新闻生产模式或者新闻理念,新闻从业者只需要考虑公共利益,而无须关心新闻是否有市场或者有卖点。而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一个新闻室都以点击率的高低来评判一则报道的好坏,记者不断变换采写风格以适应读者口味。第三个关键词是“仓鼠”,记者就好像是滚轮上的仓鼠一样,一直在奔跑、转动,但其实只不过是原地踏步,而对工作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大。第四个关键词是“损耗”,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裁撤雇员,三分之一的编辑室办公桌被清空。
但在这种“愁云惨淡”的情势下,另外六个关键词则使得新闻业仍然存有希望。第五个关键词是“活力四射”,各种各样创新性的新闻采集和呈现方式不断涌现出来;第六个关键词是“搜索”,大量的信息就在新闻记者的“指尖”,就在几个“点击”之外;第七个关键词是“合作”,传统上新闻媒体惯于争夺独家新闻,但现在机构之间的合作正变得越来越频繁。比如说,俄亥俄州的八家报纸就建立了州内的合作网络,以节省采编资源、共享新闻报道。另外,一些在线新闻网站(比如ProPublica)与传统媒体合作,一方面有助于它们发声,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传统媒体的内容。第八个关键词是“数据”,一些网站或非政府组织提供了大量丰富的信息。第九个关键词是“激情”,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非新闻人士以充满激情的方式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来;最后一个相关联的关键词是“参与”,各种用户生产的内容提供了全新的“目击”(witnessing)方式,为新闻生产源源不断地提供材料。
三十分钟互动环节,学院师生们踊跃提问,“柴静雾霾视频中引用NASA的数据是否可行?”“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精准选择信息载体?”“您认为如何实现新闻的公正性?”舒德森教授结合自身以及美国新闻业现状给予细致回答,整个讲座在热烈不舍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