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丁原波,《钱江晚报》浙江新闻部副主任
地点:浙大西溪校区田家炳书院308
时间:4月15日下午2点
“2007年钱塘江潮水卷人事件,30余人被潮水卷走,12人遇难;2008年杭州地铁一号线湘湖段发生坍塌事故,21人死亡,24人受伤;2009年杭州文二西路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行人谭卓死亡;2014年杭州7路公交车纵火案,30多人受伤。”
这是杭州近几年发生的重大突发新闻,一共四次,丁原波有三次在现场。
“在现场”,千万别小看这三个字的重量
“满大街骑自行车找新闻线索”是老记者的回忆,现在一些年轻记者一叠名片、几通电话就能写完一个版的稿子,那些累人的工作更多转移到职业爆料人的身上。
丁原波在PPT上放了杭州两个知名爆料人的照片——周安荣和朱鑫华,为讲述这两位职业爆料人如何培养线人,蹲点敬业,力争第一时间记录重大新闻,丁原波花了近15分钟的时间。
“我们可以从两位身上学到采访相关的技巧,以及发掘新闻线索的方法。”丁原波很钦佩爆料人的敬业精神,但同时一批热线记者也因此被宠坏了:“记者等着老周和老朱的爆料,等着各路的通讯稿,跑新闻变成了等新闻。”
讲到这里,有报社实习经历的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我们确实看到,跑新闻应有的“勤奋”品质在记者圈中渐渐被淡化,也不仅仅是他一人对此深感忧虑。
由此,丁原波联想到自己当初进入《今日早报》时的情形——入职后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只为能够快速地积累经验。
有一次三墩那边一辆车车牌掉了,丁原波顶着正午的太阳,一路从体育场路骑自行车到三墩接这个新闻线索,回来报社根本没用这条新闻:“编辑说事情太小了,根本上不了版,主任派我去只是当锻炼。”
正是凭着这么一次次勤奋的跑新闻经历,他积累了自己独到的突发新闻采访技巧。
丁原波分享了自己面对突发新闻的三方面经验:
其一是观察,用来确定事件的大小和性质,“有无伤亡?外围影响是否巨大?现场救援难易程度?事件可能持续时间……”这与判断新闻价值息息相关;
其二是寻找采访对象,“最重要的是当事人及家人,其次是处理事件的官方人员,再次是目击者。”采集到各路有效采访对象提供的信息,才能最大程度还原事件本身;
其三是克服采访阻力,如果事件中有人遇难,采访的难度特别大,这时候“融入气场,旁听为先,远离同行”尤其重要,这往往是稿子在同城突发、同城媒体和同题作文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对于稿件思路、报道角度都有深刻影响。
“但我有时候真的在反思,对于遇难者的家属,我们记者千方百计地让他们开口说话,只为能够写成稿子,这么做真的合适吗?”丁原波在讲述采写《杭州母女美国遇车祸》一文经过时,音调突然低了下去。
他对这位家属一直心怀愧疚——其妻女在异国出车祸,丁原波用近半天时间多方辗转,终于拿到他的联系方式,电话拨通的那一刻,男人并不知道妻子已遇难,还愿意和丁原波聊情况。但第二天报道出来,遇难人员名单出来,各路媒体要求采访,男人深陷痛苦,和正常遇难者家属一样,拒绝了所有采访。
“我发短信和他道歉,他回复说没关系,但我仍旧深感抱歉。”丁原波就此事,此时对台下的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
遇到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是采访重要还是人文关怀更重要?
每一个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绝大多数伴随着不幸,这些不幸时常触碰到神经让人无比纠结,悲悯之心与忠实记录,常与记者的职责发生激烈矛盾。
“记者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记者”——这句出自视觉新闻道德问题专家肯尼厄比的话,丁原波把它作为了问题的答案。
记者在对采访技术追求的同时,不能忘记“真诚、善良和正义”。
2008年汶川地震的采访经历他此生难忘,长时间直面死亡与绝望,让他一度流着泪进行采访和写稿,此后的三年里,只要一想起,就无法抑制悲伤的情绪。
汶川大地震系列报道中,涌现出一批使劲抓人性亮点,走温情攻势的报道,而忽视了对事件的反思与监督。“我们不应该过度消费遇难者的悲伤,在理性的报道中进行反思与问责才是突发新闻报道应该追寻的价值。”
谈到这里,丁原波看了看手表,还剩5分钟了,他翻到最后一张PPT,列出了记者的工作现状“这个职业难以保证正常的休息时间,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家里通常难以照顾,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很残酷也很现实。
但这之后的那段话,被在场的学生拍照存在了手机里,分享到了朋友圈:
“不过,你若是想花10年的时间来开拓一下自己的眼界,提高与人沟通的技巧,增强对事物综合判断的能力,同时,能相对自由地公开表达观点,告知受众事件的真相,给弱势群体一定的帮助,顺便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出一份绵薄之力,那么记者这个职业,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