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加拿大28开奖预测结果官网大神国际文化和社会思想研究所邀请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教育部全美东亚语文资源中心副主任简小滨教授为传媒学院的师生做一场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构建“多语言跨文化第三空间”的讲座。
简教授长期从事比较文学、跨文化交流以及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这一次,他从自己的一篇论文说起,与师生们谈了谈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在跨文化交际中,以至在国际关系中,如何构建多语言跨文化的第三空间,并通过这个第三空间,让不同的文化更加平等、顺畅地交流。
简教授主要讲述了以下三点内容:
一是构建第三空间的过程是怎样的。简教授的研究提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流时,要构建出一个有效的第三空间,首先需要有“共同经历”,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出“共同兴趣”,从而通过协商、谈判,达成一个第三空间。人们之间之所以能够达到沟通的“默契”,是因为彼此共享许多共识,许多共同经验,有了这些共同经验做基础,交流才能够变得高效。简教授在此引用了Michael Tomasello教授的研究向我们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在构建第三空间时相互合作。
二是强调第三空间必须是多语言的,只有单一语言的“多元文化空间”是虚假的。一种语言在被说出来时,已经代表了身后的全部文化。在此,简教授介绍了Raimon Panikkar教授关于“无主之地”的研究成果,与师生们探讨在多元文化空间中语言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并指出我们对外传播汉语的目的,是要将汉语引入第三空间,让汉语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发声。
三是强调跨文化沟通要从“信息传递”向“建立对人的理解”转变。简教授举例说,几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向世界传递出的信息也跟随者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和理解却没有大的改观。而我们对“人”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这个人发出的信息”的看法。因此在当代的跨文化交流和推广汉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对“人”的理解。
讲座的尾声,简教授还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弱势群体在第三空间中如何发声、在对外汉语实际教学中如何使用这一理论等方面的问题。
(图/刘颖、赖奕多 文/赖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