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5日,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师生共同度过了一个热泪盈眶的夜晚。来自抗疫一线的校友、投身于火车站防疫服务的志愿者、身处武汉默默努力的学生、向海外发出中国主流媒体声音的教师纷纷走入“携手战‘疫’,薪传不息”主题党日活动的直播,与学院师生们同上一堂党课。
活动伊始,学院师生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2月3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发表讲话,并提出了关于疫情防控形势和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和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四点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明确提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任务、重点举措,推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此次疫情期间,有着许许多多英雄式的传奇,缔造了太多熠熠发光的非凡时刻。“守初心、担使命”的浙大人,挑起了奔赴前线的重担,奋战在与时间赛跑的生命线上。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奋斗在平凡岗位上的鲜活个体,在抗疫之中发挥了巨大的力量。
萤萤之光,亦可自成灯火。带着这份信念,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师生们,或在基层一线奋战抗疫,与人民共同筑起抗疫城防,或投身志愿活动,在同肩并进中贡献浙大人的力量……他们相信个体的力量,也坚信行动能带来改变,在此,五湖四海的传媒人分享了他们的抗疫故事。
“不放过任何一个风险点”
林诗旖是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19届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毕业生,毕业后作为选调生到绍兴兰亭街道挂职党工委委员。这个春节对林诗旖来说是难忘的,自大年初三起,兰亭街道全体机关干部放弃了春节休假,林诗旖作为其中的一员,奔赴到了疫情防控的基层一线。
在防疫工作中,林诗旖主要负责“卡口防控”,详细记录重点疫区来“绍”人员的具体信息,并针对性地对相关人员进行劝返、登记及上报。“我们每人都有自己负责联系的村,全面指导村委在各村主要进出口设置防疫卡口,逢车逢人都要查,落实由村干部与党员志愿者实行24小时站岗值守,不放过任何一个风险点。”
基层与城市的治理能力、防控体系也不尽相同,基层政府往往会采取因时而异、因地制宜的防控措施。面对多变、流动的疫情状况,林诗旖等基层工作人员也需绷紧神经,时刻关注疫情的最新变动,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防疫措施。
“聚在一起就特别有力量”
蒋旻佑是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18级传播学硕士生,在疫情期间,她在上海火车站定点从事防疫志愿服务工作。
“报名志愿者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缘由,在疫情蔓延初期我在菜市场曾遇到过一对没有口罩可买的商贩夫妇,我当时内心非常难过,很受触动,回家后恰巧在网上看到了志愿服务的报名信息,于是我就报名了。”自此,披星戴月成为了蒋旻佑志愿服务的常态。寒冬时节的上海,太阳升起得很晚,蒋旻佑需要在凌晨5点左右起床,收拾妥当后骑上单车,才能赶上6点的防疫志愿服务。但“聚在一起就特别有力量”,这也是蒋旻佑担任志愿者后的最大感受。
蒋旻佑的工作在外人看来可能显得十分“枯燥”,在每天6点到12点的志愿服务时间里,她会在其负责的出站通道内,协助到沪人员流动性出站,从而防止人群的聚集。此外,她也会协助到沪人员扫描“健康云”app,以明确各类人员身份、健康状况等信息。在志愿服务期间,往往会有不擅于使用电子设备的群体,面对这些人,蒋旻佑会耐心地帮助他们进行纸质登记,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后续协助。蒋旻佑认为每一份枯燥的工作,都是为安全健康增加一道保护网,同时她也在不断思考如何用自己的专业力量去缩小人与人之间的技术鸿沟,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普通群众。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
吴优亭是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在疫情期间,她身处武汉居家抗疫,亦在日常生活中见证着普通人的抗疫故事。
在吴优亭看来,武汉是英雄的城市,这里的每一个人既有着“武汉人”的集体身份,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都在命运的苦难中倔强地抵抗着。
吴优亭的身边就有着普通人的抵抗故事,从被志愿者组织婉拒的武汉战友,到驻守在社区抗疫一线的亲近家人,这些生活在疫情重灾区的武汉市民,在面对严肃的疫情时,表现出了深层次的坚毅与韧性。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武汉市民,之所以步履不停,无非是心中有着简简单单的期待:“在武汉,等春来”。待到凛冬过去,我们依然会记得,在“武汉”的大地上曾上演过多少平凡而又伟大的抗疫故事。
“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最闪耀的名字”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林玮老师也分享了他的经历与期许。
林玮老师首先希望同学们能在疫情中学会“与自己对话”,能够利用隔离在家的日子,多读一点书,充分利用独处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内心生活。病毒无法击碎浪漫,在困境中我们也应保持优雅。
在此次疫情中,一系列海外媒体对于疫情报道的偏颇,让林玮老师感到担忧:海外媒体注意到了疫情数据,却忽视了在疫情中坚持战斗的中国医护人员与普通百姓,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温暖。为此,林玮老师联合佛罗里达大学的肖樱教授,共同开启“We Care”项目,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开辟了两个专门平台,通过翻译和转发国内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传播疫情中的一些感人故事。
在人人居家隔离的疫情期间,我们每个人虽然在现实中彼此隔离,但在情感上彼此交融,“我们聚在一起,就会有无限的力量。”正是在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中,疫情中的每一个人有意识地共同分享命运,在这样的“抗疫共同体”中,我们有着最为无私的温柔,有着最为纯净的共情。林玮老师对同学们表达了期许,“愿各位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在自己专业的道路上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最闪耀的名字”
活动最后,参加活动的学院师生们纷纷表达了对身处疫区人们的鼓励祝福,以及对抗疫一线战士们的崇高敬意。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当我们携手战役,薪薪相传,生生不息,我们必将跨越千山阻隔,到达胜利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