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智能沟通:城市共通体的前世、今生、未来——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23)”正式闭幕。会议闭幕式由中心研究员周海晏副教授主持,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加拿大28开奖预测结果官网大神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致辞总结。本期推送是黄旦教授发言的整理版。
图为黄旦教授在论坛圆桌对话上
黄旦:谢谢大家,我想大致上延续昨天上午对谈的思路来发言。我们所讨论的“什么是媒介学”、“怎么理解媒介、媒介学”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到具体的研究上。总结就想针对“如何做媒介”这个问题,从我自己感觉到的一些状况出发,谈一点想法,为昨天上午的对谈做一点补充。
首先,或者最重要的一点,媒介学实际上是将媒介作为视野,或者说将媒介看作自己研究的框架和窗口。媒介学,不是把媒介作为对象,去研究某个单一的媒介物,而是要把媒介作为一个视野和框架来看。也就是说,当我们去做媒介学研究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有一个比较一致的方式——我们是从媒介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现实,历史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于是就产生如何看媒介,如何把媒介概念化,并且把这样的“媒介”化成我们内在的思维和眼光。如果缺少这样的基础,所谓的媒介研究可能就会是贴标签,把一个个大家都熟知的东西贴上“媒介”的标签,或者也可能把不同的具体的丰富的媒介,抽象为一个“媒介”、“中介”,结果是千人一面。
第二点,媒介学研究,是想通过这样的视野,形成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就是说,媒介学不是指认各个领域,比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存在媒介现象,来表示媒介研究的重要性,而是以媒介的视眼打通各个不同的学科,从而形成重新看待媒介的新领域。实际上我们是希望能够把现有不同的、在各个领域里的研究者,通过媒介这样一个平台聚拢起来,推动形成一个新的领域。这个领域可能跟我们原来的研究领域是有关的,但又不是在原来领域里面的内容。像昨天上午讨论说的那样,在座来参加复旦论坛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实际上是在推动一种研究的共同体或者团队的形成。所以不必纠结“媒介”是不是在你自己现有的研究领域之中,其实这不是问题,关键是我们现在怎么重新从媒介的角度,来理解过去的研究领域、通过媒介产生新的问题和目标。
那么由此带来第二个问题,媒介一定是和媒介生长在一起的,犹如弗卢塞尔所说的象征性信息的“中继性”,或者如德布雷说的“媒介域”。自称是从媒介视野进入的,同时又不断去区分哪些是媒介、哪些不是,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做法。我们在媒介视野中所应该讨论的,是人跟人之间、人跟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是怎样构成的,而不是一味地区分哪个是媒介、哪个不是。媒介形成了一种连接,但是媒介又是在连接当中形成的,这里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一种动态的关系的过程,是其所带来的传播形态的变化,而不去找媒介在哪里。我们要看到交往的动态过程,媒介在这个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是目前我们许多研究所欠缺的。
做媒介学研究,是为探索意义的。昨天我们讲,大家要去读读弗鲁塞尔。弗鲁塞尔在书里边讲,性关系、子女跟母亲的关系,比如婴儿和母亲的关系,这和动物之间的行为一样,属于自然关系,而不属于传播学。传播学要研究的,恰恰是人类通过媒介,怎么跟自己的生存、跟人类之间、跟现实之间产生意义的这一面,是在增熵的环境中创造出负熵——信息,确立人的生存意义和秩序。这也是我们做媒介研究的目的,也应该是通过这样一种媒介跟媒介之间的关联,或者说媒介之间运作的过程,去追究人的境况、现实的状况。我们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告诉人家说,一件事情里面有或者没有媒介存在。所谓的病毒传播、植物传播,不应该属于媒介学的领域,那是生物学或者植物学的专长。同样,我们也不能把某一技术的特性以及其工艺技巧,就当成了媒介学研究。这可能还没有真正领会媒介研究的目的,甚至可能因此模糊了媒介学的意义以及所具有的重大价值。
媒介研究实际上是从媒介角度重新来看人的状况和人的历史。如果传播就是弗鲁塞尔说的:就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一个免死金牌,人是会死的,但是通过传播,人的意义能够维系、传承下去,媒介学研究的核心,即媒介在这其中是如何起作用并起到了何种这样。所以我想说的,做媒介学研究,不是描述新奇技术和好玩的技巧,把以前不太注意的一些边边角角,以媒介的名义给搜罗出来,给也不是为了证明哪个东西是或者不是媒介,而是和追求上述的目标和价值相关的。
由于媒介是一个新的视野或者说新的领域,那就让我们有可能反思已有的理论、概念框架。我现在听下来,大家好像常常从新视野进去,来验证过去的旧观点。从媒介进入现实,观察它构成了什么新的现象与意义,而非用它去验证或者证明过往的理论正确或不正确,这就需要我们有新的思维方式。所以媒介研究的最根本、最困难的挑战,是研究者思路的变化,思路里如果没有媒介,是无法进入到媒介的视野之中看到动态变化的。媒介互相之间的连接方式、转化方式是千变万化的,在不同的问题、不同现象里面是不一样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从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去探讨。学科自主话语体系的建立,是需要大家努力跳脱已有话语的束缚。不能只套用已有的概念,而是要在媒介的视野里面重新创造。
媒介学胸怀的是大格局,是在人的层面、社会的层面、文化的层面、伦理的层面。同样,我们是立足于现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重新去寻找理解人及其境况的尺度。以历史研究的角度来讲,就是站在今天重新回看过去,同时又返回更好地理解今天。所以我们不是在操作层面上看待媒介,而是应该注意到其背后大的格局。至于这种大的格局和层面,放在什么具体的层面,这是大家在研究里面要思考的事情。从现在大部分研究的状况上来讲,我觉得大概有两个现象需要克服:一个是印证,也就是你心目当中已经有个媒介的定义,然后把自己的研究对象印证成为自己所定义的媒介。比如说建筑是一个媒介,教育是一个媒介,汽车也是媒介,也就是说我心目当中已经有了一个媒介的概念,然后我印证出来,这个东西就是媒介,其实这样的“媒介”用或者不用,对于文章的内容没有任何影响。当我们用媒介的思维方式进入,我们是要从媒介的角度重新发现过往所没有看到的不同寻常的关联,这些关联使得人的生存或者人的现实发生什么变化。所以我昨天讲我们要重新理解 media(复数的媒介概念)和medium(单数的媒介),凡是谈medium一定是在抽象的media的意义之下的medium。如果我们去谈抽象的media的话,我们同样要看到它能体现出许多具体的medium的过程。我们需要重新理解这两个词,把两者关联起来。现在到处一说到媒介都在用“调节”“中介”的概念,好像什么都能解决,这种现象是非常不好的,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媒介研究肯定是没有出路。
第二种现象是,目前有些研究把文本解读当成了知识生产,以为读了一本书就做了研究了。然后随着新的书不断翻译进来,新的概念不断增加,就这样一本书一本书不断读下去。文本解读不是研究,文本解读只是研究的一个基础,不能把读书当成了研究。读书是好的,至少比不读书要好许多,但是读书并不能自然解决问题。同样,一般的文本解读也不是研究,从最好的方面说,是一种知识点的梳理和理解。要防止抽离了文本的具体语境和脉络,把相干和不相干的东西相互印证,来说明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以我习惯的说法,做的是“你妈是你妈”的论证。不是说不能证明,不能对文本做深入探讨,关键是这样的解读或者探讨应该是有问题意识的,也就是说,通过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能够打开什么新的面向,揭示什么新的问题,看见什么新的东西,不然就没有意义,充其量就是编一本文献导读,对于研究没有意义,甚至可能兴冲冲地陷入其中,把读书之乐,掉书袋之趣,直接当成了研究的能力。这样的话,我们最后的研究可能会变成了文献的罗列,而缺失了自己的思考。
这两种状况,如果暂时把它放在线性的进步论的意义上来说,我们或许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是媒介学研究的一个过程。但若长期这样下去,危害不小。就目前媒介学的研究来说,迫切需要面对传播现实,产生自己的观点,哪怕错了也要先把观点阐释出来。我总觉得现在缺少一个正面回应的勇气,告诉我们“不是什么”的研究很多,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大胆地展示“是什么”。只有回答“是什么”,才能搭建和展示自己对于研究的构思与框架。
从这两个取向上来讲,有些问题可能确实是难以避免的,比如我们年轻的博士生来讲,在阅读中常常能收获一些刺激和有趣的感受,但不能把这个当成研究的唯一出发点。材料和文献,材料是做任何研究都必不可少的,理论不能取代材料,但是光是材料也是没用的,这一点我们都应该时刻警惕。哪怕我们不放在推动中国媒介学这个大的层面来说,即便是从个人的研究能力的提高上,大家也要努力转变自己。
如果说媒介学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我们做的研究还不只是自娱自乐的问题,我们跟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往,我们可以跟他们对话的基础是什么?我经常讲学术交流,其实就像商业贸易一样,是以货易货,你有东西给人家,人家才会有东西给你。如果你始终拿不出东西来,以后谁还跟你做买卖啊。所以并不是说我做媒介学,就天然地具有一种优势、一定能做出什么特别的,还是需要我们大家按照研究本身的要求,去不断打磨自己的研究。如果我们要具备跟其他学科对话的能力,我们就要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发现,而这些观点和发现,就是从媒介视野所提供的。
这大概是从我接触到的问题、我所感受到的现有研究的基本情况上来讲的一些想法。所以实际上从我个人感觉上来讲,我们现在做媒介研究其实难度是非常之大的。不仅是思路的转换,理论运用的改变,甚至我们过去很多固有的想法可能都必须重新审视,而研究恰恰是有路径依赖的,所以都被套在里面了,最后只好把媒介、中介、连接这样一些概念贴上去就当成了一个研究。
我就简单地讲这样一些。
周海晏:好,谢谢黄老师,最后又刺激了大家一下。也请大家都尊重尊重老师同道们的知识产权,让每个人的成果都能留在中国媒介学建构的知识图谱上。最后,感谢我们整个论坛最辛苦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团队!谢谢大家!也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和参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学术活动,我们明年论坛再见。